唱首好歌救活個人,150首CPR神曲

2024-09-25

沒有呼吸心跳了,趕快CPR!!!

用力壓、要回彈,欸!速率太快了~注意我的節奏~來~1下2下3下4下5下6下…

發生心肺功能停止時,快速給予CPR跟AED電擊是救命的關鍵法門,這都是因為人在剛倒下的4~6分鐘內身體還有部分殘存氧氣,但到了8~10分鐘時就會因為氧氣耗盡而發生嚴重缺氧並造成無法回復的腦損傷,也就是俗稱的腦死,也因此美國心臟醫學會不斷強調基本救命術BLS比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更應該被推廣,且最好每個民眾都會,尤其若能在4分鐘內CPR、8分鐘內電擊去顫術,存活率更高達到49~75%,然而根據消防署統計,全國救護車從消防分隊出發到報案地點的平均時間偏偏要6.78分鐘,所以BLS不只要做,第一時間就做好更重要,因為腦死之前的活命關鍵都在你手上了,也因此全球復甦聯盟GRA(Global Resuscitation Alliance)特別在付諸十行中加入了高品質CPR這個項目

所謂的CPR就是心肺功能停止時,以人工按壓方式合併胸部按壓及人工呼吸的急救法,藉由胸部按壓產生血液循環,讓氧氣及養分能順著循環流入重要器官,並減緩細胞死亡速度,更由於持續按壓心臟的關係,可以增加心臟活性,使他更有機會接受電擊

高品質CPR大家都知道要壓在對的位置:胸部正中央、壓得夠深:5公分、壓得夠快:100~120下 / 每分鐘,其中壓在對的位置跟壓得夠深原因非常好理解,就是有壓到跟把血液擠出去的意思,但為什麼速度要控制在100~120下呢?壓快一點不是出來的血會多一點?更足夠給身體使用?

其實根據臨床研究發現,也確實當速度來到121~140下的時候,病人復甦機率較高,且壓到每分鐘120下的時候康復出院機率也較高,那為什麼現在所有的CPR教學都說按壓速率要控制在100~120下,而不是壓快一點?最好壓個每分鐘130下?這是因為經過調查發現當壓胸的速率越快,施救者能支撐品質的時間就越短,也就是壓胸品質會在短時間內就出現深度不足並造成心輸出量減少,要知道即使是最高品質的CPR也只能達成正常心臟30%的輸出量,那麼要是壓胸品質不好而使心輸出量減到更少時,急救效果豈不是變得很差?因此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大家採100到120下速率來達成維持穩定的品質,以換來「較高的康復出院率」及「較長時間的穩定心輸出量」!

說到這,小編想起九月中AHA竟然社群上發文說歌手Lisa的新歌 – Rockstar節奏剛好是120下,是一首可以救人的歌餒~其實AHA早在幾十年前就一直倡導透過熟悉的歌曲旋律來加強CPR按壓速率的控制,透過節奏甚至可以提高按壓速率的正確率,因此才有大家熟悉的CPR神曲Stayin Alive,這首歌可是Bee Gees 1977年發布的單曲勒!其實不只神曲Stayin Alive,AHA在CPR & First Aid網站裡還設置了一個「Be the Beat」專屬網頁,收錄了一份清單(截至目前共150首歌) 節奏都符合每分鐘100~120下的速率,裡面還包含當紅歌手Taylor的「You're Losing Me」,還有小編超愛Adele所演唱的「Rolling in the Deep」,也有火星人Bruno Mars的「Uptown Funk」

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歌曲,記得當年小編的CPR課堂裡還有兩位原住民當場唱起了山歌!整個嚇傻了我!善用有趣的工具來協助急救練習是滿棒的事情!喔對,除了希望大家都能練好CPR這項技能以外,也期許大家在真正遇到的時候勇敢出手相救喔,伸出雙手很簡單,要知道,你救回的不只是一個人,而是一個家庭,也不要太多擔心法律責任,因為病人原先就進入死亡狀態,你只是提供急救,因此死亡與你沒有關係,不會因此成為加害者,更何況2012年立法修訂緊急醫療救護法第十四條之二,救護人員以外之人,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,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,適用民法、刑法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

#急救當下心裡默默唱就好

#千萬不要一邊壓一邊唱出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