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護新知

過去的緊急救護研討會大多由急診領域的人或組織籌辦,主題自然是大量的急診醫學研究而參與對象也差不多以醫師為主,EMT / Paramedic的話…可能就是零星幾位和醫師共同做出不錯的論文而協同參與,或很認真想跳級去看更高深的學問而自行前往(串場),在現場想學知識更多半要靠自己努力挖掘適合的內容

在這個亟欲突破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(Out-of-hospital cardiac arrest;OHCA)恢復自發循環(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;ROSC)的時代,各專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創造所有可能建議,像是前幾年倡導強化連續按壓(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;CCF)因此就有各式縮短中斷時間的手法,以增加病人得到CPR的總比例,以台北市EMS推動的高效能CPR(High-Performance CPR;HPCPR)來說,包含把30比2的壓胸給氧轉換做到零時差,使原本的轉換時間縮短2秒,換算每2分鐘AED分析一次則病人可以多得到12秒壓胸、CCF也因此提升1成,其他還有壓胸手懸停減少準備時間、TRM...

一個週末「震動」不少人!這串從9/17關山「前震」到9/18池上「主震」的劇烈晃動令人非常有感,話說小編正跟一群友人出遊,17號晚那一震還有人帶著小孩逃出房間準備避難呢,不過先呼籲, 正確的避難方法, 還是要用就地避難為主喔,除非你剛好在門附近,且跑出去就是絕對安全的地方(像小編就跟友人在露營地旅遊,跑出去可能不是壞事),否則真不建議隨意跑動,因為地震當下會發生櫃子倒塌壓傷、天花板及燈具掉落砸傷、地勢搖動站不穩在樓梯跌傷等問題,因此請根據通用法則的三要訣來避難